生命終將結束,但親愛的你卻未曾離開。
傷痛會漸漸淡忘,生命缺口會慢慢癒合,就像他膝蓋上的「小傷疤」。
國際扶輪社青少年圖書獎、美國線上獨立書店導覽圖書獎
入圍法國Baobab最佳繪本獎決選名單、法國各大傳媒強力推薦!
失親兒福利基金會專文導讀
從孩子、家長、教師三方面傳授專業輔導建議,在失親的悲傷歷程,學習調整情緒,面對死亡
「媽媽昨晚過世了……。」小男孩一夜之間失去媽媽,他知道,從今以後要和爸爸相依為命,一切將變得不同了。爸爸不像媽媽,早上會幫他準備抹好蜂蜜的麵包;他甚至得擔起責任,照顧心碎的爸爸。為了不要忘記媽媽,他關上家裡的窗戶,不讓媽媽殘留的氣息離開。一天,小男孩的膝蓋受傷了,他發現傷口的疼痛會讓腦海中出現媽媽的溫柔聲音,所以每當傷口快要癒合結痂時,他就會摳著傷疤,讓傷口再度裂開。
外婆來到小男孩的家,溫柔的和他解釋,生命雖然遲早會結束,但其實媽媽並沒有真正離開他,只要他摸摸自己的心,就會發現媽媽一直在他心裡。於是,他開始用不同的方式,重新感受媽媽的存在……。某天睡覺時,小男孩發現受傷的膝蓋,曾幾何時又恢復平滑的皮膚了,他了解到生命中不好的記憶會漸漸被淡忘,傷痛終將會自己慢慢癒合,就像他膝蓋上的小傷疤。
面對生離死別的隱蔽問題,我們往往覺得孩子年紀太小,又或大人們不知如何向孩子解釋,便擅自認定孩子對複雜的生命課題沒有太多感覺,而忽略他們的情緒。殊不知孩子一樣能察覺異樣,有時候甚至比大人更加敏感,也因為他們年紀小、經驗不足,更需要重視他們的情緒抒發,以及正確引導生命教育的課題。《小傷疤》藉由作者詩意與機智的文筆,將原本應該充滿悲傷的基調,轉化成一個溫暖的療癒故事,傳達孩子面對親人過世時的過渡期和情緒,進而幫助孩子從喪親中重建心理。繪者以鮮豔的紅色來詮釋小男孩喪母之痛的心情,代表各式各樣的象徵:強烈情感、憤怒、血液、傷口,構圖單純但風格強烈。
內頁一
內頁二
內頁三
內頁四
內頁五
生命教育繪本大集合(部落格簡介)